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 35篇诗文大明上迢迢,阳城射凌霄。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
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
轻纨杂重锦,薄縠间飞绡。三六前年暮,四五今年朝。
蚕园拾芳茧,桑陌采柔条。出入东城里,上下洛西桥。
忽逢车马客,飞盖动襜轺。单衣鼠毛织,宝剑羊头销。
丈夫疲应对,御者辍衔镳。柱间徒脉脉,垣上几翘翘。
女本西家宿,君自上宫要。汉马三万疋,夫婿仁嫖姚。
鞶囊虎头绶,左珥凫卢貂。横吹龙钟管,奏鼓象牙箫。
十五张内侍,十作贾登朝。皆笑颜郎老,尽讶董公超。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