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孙一元
野径山光里,草堂湖水傍。开樽临绝壁,岸帻俯沧浪。
虚渚秋光净,高云晚木凉。同游得朋旧,歌罢兴偏长。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529篇诗文
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
唐代:储光羲
徐贤亭偶成
宋代:杨杰
湖外青山在,湖边人不归。古今无问处,幽鸟下渔矶。
将游燕感赋 其三
明代:区大相
莺花忽忆凤皇城,裘马春风又远行。相府莫轻怀刺客,关门曾诧弃繻生。
臣惟羁旅兼疏贱,策岂纵横误圣明。投笔论功吾已后,敢云词赋动西京。
望庐山
清代:宋育仁
此日浔阳水,相传异禹年。九流归一壑,极目见庐山。
阳鸟随春尽,彭蠡入夜寒。荆扬归浩荡,楼橹几时安。
题陈氏潇湘八景图 其一 洞庭秋月
元代:陈旅
轩后不张乐,白月照野水。泠泠水影中,瑶瑟泣湘鬼。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