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恭和御制和侍郎沈德潜纪恩诗四首元韵 其四

清代梁诗正

宫帛携归映绿萝,紫团如凤尾婆娑。衔恩长矢瞻云日,养素无须赋轴薖。

雅会重寻夸洛社,新诗频咏应渔歌。遥知每饭难忘处,清梦时时到禁坡。

梁诗正

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梁诗正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酴醿)

宋代姚述尧

上苑暮春好,烟雨正溟_。桃蹊冷落无语,嫩绿翳残红。好是翠帡乍展,喜见玉英初坼,裁翦费春工。绰约更娇软,轻扬万条风。
散清馥,翻素艳,照晴空。佳人羞妒,竞把粉质斗芳容。无限恼人风味,别有留春情韵,|<张商英酴醿诗云:“红雨万花供扫迹,玉英一笑独留春。”都付酒杯中。唐制,寒食日内宴,群臣赐酴醿酒。>|极目凭阑久,月影在墙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旱

宋代释居简

荼蘼殿春春云徂,芳庭过雨红欲无。一晴不雨苦阳久,四五十日瞻天衢。

黄尘陆涨草树暗,积水戽乾河港枯。秧犹未插莠如棘,田已不胜龟拆涂。

沈牛投虎竟茫昧,死鹬脯蚌才斯须。蜿蜒展转不肯寤,山川尸素方宁居。

困鱼止陆相喣濡,斗升未必副所需。元首股肱本同德,熙怡和乐绵九区。

万几总览天所见,十目所视吾谁谀。商羊弗见来庭除,旱魃妄冀逃天诛。

曩闻尺箠笞单于,岂不足将雷电驱。不须决海戒覆车,不须挽河洗潢洿。

只愿闭门十日雨,四海凉生毙九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二

明代祝允明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

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

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助甫自陜西参议迁按察开府于池久之不至乃闻仍移陜西按察赋此寄之

明代王世贞

候吏江头黯尽还,依然真气向函关。自来河内无如寇,又道征西祗一班。

露冕再行三辅雨,除书虚摄九华山。祇愁沙塞黄尘色,渐入麒麟画里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凉夜有怀 自此后诗并为应举时作。

唐代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梁诗正

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梁诗正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