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刘永之
精庐极萧爽,乃在匡山涯。鲜飙泛林木,旭日生岩扉。
樵梧隔烟小,钟声出林迟。阶前百尺树,倒挂枯藤枝。
中有避喧者,禅诵清四时。挽萝结幽佩,纫叶为秋衣。
静谈远公传,东林迹已微。怡然契玄理,令我坐忘归。
刘永之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174篇诗文
游光孝寺
明代:梁槚
山寺无尘垢,携筇直过之。看僧缝衲子,听鸟语花枝。
江旷杯曾渡,钵空龙已飞。禅关堪借榻,欲去复迟迟。
济宁南城驿
明代:吴与弼
庭树阴阴转嫩凉,琴书喜博济宁航。短歌不尽悠悠兴,泰岳峰前送夕阳。
菩萨蛮 八月十七夜待月,有怀琴如姑母
清代:陆蓉佩
思君待月清宵坐。无聊只觉双眉锁。镇日盼征鸿。经年书未通。
瑶阶凉似水。顾影怜憔悴。生怕卷珠帘。新寒病要添。
喜闻官军收复九江寄胡巡抚 其一
清代:王闿运
喉舌通三省,脂膏尽五年。分忧群帅苦,闻喜万人传。
破竹成今日,栽瓜满废田。便应乘夏水,浩荡起戈船。
清平乐(枢密叔父生日)
宋代:史浩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