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峤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遣愁
宋代:王松
欲遣愁魔去,吟毫信手拈。衣因沽酒典,债为买书添。
云献岫当户,月推花入帘:赏心皆乐事,幽僻亦何嫌!
题杨学士画 其一
明代:杨士奇
群山开奕奕,清涧绕沄沄。叆叇疑浮玉,巑岏讶染纁。
岩芝香可茹,林翠暖如熏。想见幽栖者,尘喧了不闻。
筠艭
明代:魏观
淇澳茅庐仅一间,宛如乘棹竹溪湾。芙蓉秋水三千顷,翠黛春风十二鬟。
凤管制来遗谱在,渔竿归去钓丝閒。湘滨已有沿洄约,六逸清风信可攀。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四 枫桥
明代:王彦泓
钟响来孤艇,渔歌入短垣。山光杂湖影,摇荡画阑干。
金缕曲三首 其三
清代:易顺鼎
说与天知道。问因甚、故人散雪,文人宿草。此客居然求马骨,权当千金赋稿。
还怅望停云八表。中有屋梁残月在,便零笺、没字都堪宝。
何况是,古时调。
九州未恨交游少。只怕对茫茫尘海,无端啼笑。似此高歌同患难,元白真教压倒。
从过后思量忒好。烽火关山如梦里,念生平、我亦悲而啸。
铅样泪,不能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