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98篇诗文
谢家雅有东山兴,朅来许我才情胜。少年有事弋与渔,垂老无心负且乘。
春风满地吹接䍦,青山绿酒堪忘饥。双艇移来疾于骑,五湖便是高阳池。
林中排调日酣畅,三春共蜡屐几两。自是狂奴去复来,至今痴叔犹无恙。
吴王台馆久棘荆,山丘尚被吴王名。云兴雨散竟何托,雄飞雌伏徒营营。
君能于此了无累,黄公垆下颓然醉。迩来喜怒谁得知,褰帷且问如花妓。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