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咸平藉田回仗御楼二首
隋代:佚名
过沁水县
唐代:王翰
邑小居民众,途冲过客多。田荒多间石,路险半登坡。
市米如炊玉,村醪似饮河。广文青眼顾,相慰问如何。
偈
宋代:释闻一
拈花微笑虚劳力,立雪齐腰枉用功。争似老卢无用处,却传衣钵振真风。
对月荅邓汝高
明代:徐熥
共对秋山月影寒,尊前莫惜尽馀驩。不知故国秋山月,能得尊前几度看。
即事有赠
明代:王夫之
青门绿野两情忘,柳宅桃津一径长。四海交穷怜白发,双星夜永看珠光。
梅香早透胧胧月,酒坐寒侵款款霜。咏史已惊开竹素,挑灯无事话沧桑。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