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凉风振野星河翻,煌煌启明夜将阑。孤灯照我不成寝,兀坐更将图史翻。
蠹穿编简眼昏瞀,彫琢肺肾声嘶酸。胡为疲极浪自苦,中有至乐难为言。
窥寻古意偶有得,何翅九奏闻钧天。拨书就枕还自笑,聊此游戏终吾年。
烘桃染杏,春到愁、思量处。弱蕙试新荑,嫩蝶翻绵羽。
林际莺才满,梁畔燕将乳。飏歌旗,喧戏鼓。三三两两,挑荠谁家女。
鸭头搓足,匀遍了、城南浦。半引前溪影,碧上垂杨缕。
半取烟汀色,绿蘸盈樽醑。斟一斗,思千古。兰亭洛水,淼淼波流去。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